XIAOE SCHOOL/小鹅大学

分享小鹅通知识平台运营经验和感悟,帮助小鹅通注册商家快速了解小鹅通功能,运营小鹅通知识店铺。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小鹅大学 > 商家学院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

发表时间:2021-03-06 09:17:12

文章作者:阿渡

浏览次数:

生成海报

B端产品面临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将不同场景下复杂的个性化需求,提炼抽象出共性,形成灵活性强的配置化能力,是每一名B端产品经理需要锻炼的能力。

最近在研究小鹅通的产品,其中关于商品推广定价的功能设计很有意思,我觉得比较有代表性,体现了产品配置化设计的特性,因此稍微拓展了下,给大家演示产品配置化设计的几个阶段。

小鹅通是一款管理知识店铺的SaaS产品,店铺中售卖的商品都是在线课程(种类包括直播课、音频课 、视频课等等,不论何种类型,都属于在线课程)。

假设,我们希望设计分享返现功能,用户对课程进行分享转发,带来新的付费后,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该如何设计这个功能呢?

方案一

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做一个配置功能,定义所有商品分销的返佣比例,这样做最简单,但灵活性最差,如下图。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1)


一次性设置


方案二

方案一不能针对不同商品进行分别设置,灵活性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后,我们决定支持针对每个商品设置不同返佣比例,还能批量设置。

因此,我们新增一个商品列表页,在列表页可以批量设置,也可以单条设置商品的返佣比例,如下图(请原谅丑陋的原型DEMO,原型是我拿着小鹅通的后台截图+PPT攒的)。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2)


针对商品设置返佣比例


上述方案相当于给商品设置了一个分销折扣系数的属性,ER图如下,即一个商品可以被任何分销人员分销,一个分销人员可以分销任意商品,分销人员返佣比例根据商品的“返佣比例”属性决定。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3)

最简单的ER模型


方案三

方案二已经具备了一定灵活性,但有局限性。

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场景,为了奖励“业绩好”的推广员,我们希望推广员达到一定销售额后,提成比例能提高,也就是说,要支持推广员的自动级别提升,以及升级后不同的提成比例。

该如何实现这个配置呢?请大家先自行思考3分钟,然后再继续阅读。

以上需求,包含了两个逻辑,第一个逻辑是,要允许针对同一个商品配置不同的返佣比例;第二个逻辑是,某些条件触发后,针对某些推广员的返佣比例要自动调整。

我们思考第一个逻辑如何实现,如果要支持同一个商品配置不同的返佣比例,“返佣比例”作为商品的属性,显然是不行的。商品和返佣比例必须是一对多的配置关系。考虑到需求中,推广员要能够有不同的级别,所以我们定义一个全新的实体对象,就叫做“推广员级别”,该实体中维护了不同级别的返佣比例。

在配置时,首先维护好“推广员级别”中的级别和返佣比例,然后将“推广员”关联对应“推广员级别”,同时,针对“推广员级别”,我们还要定义不同级别的自动升级的规则,做到这些,上述需求就完美支持了;小鹅通目前的版本就是这样做的,如下图,在小鹅通中,推广员等级是写死的配置,默认只有普通推广员,最多只能添加两个推广员(高级推广员和超级推广员)。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4)

推广员等级的设置界面


在小鹅通中,“商品”和“推广员等级”已经做了一对三的绑定(ER关系严格表达式1:1~3,即一条商品数据可以关联一到三个推广员级别),即“商品”默认采用针对“推广员等级”中设置好的不同级别推广员的返佣比例(下图中的“默认比例”),但是也可以自定义(下图中的“自定义比例”)。

说实话,这个“自定义比例”的设置,在逻辑和数据结构上都比较奇怪。如果有这样一个自定义比例,代表除了通过“推广员”获得“返佣比例”,还可以从商品自身获得“返佣比例”,商品自身保留了“返佣比例”的属性。针对这个设计可能的替代方案后文还会探讨。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5)

针对商品设置返佣比例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6)

针对推广员设置推广员等级


方案三背后的ER模型如下图,一个“推广员等级”可以对应多个“推广员”,一个“推广员”只能拥有某一个“推广员等级”。在计算佣金比例时,根据推广员所处等级,来决定返佣比例,如果商品采用了“自定义比例”设置,则推广员的返佣取用“商品”自身设置的“返佣比例”。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7)

目前小鹅通采用的推广返佣模型


方案四

方案三依然有局限性。

我们思考如下业务场景:有些推广员是KOL,针对不同的KOL,可能允许其分销的商品是不同的,提成也不同。

比如说,某KOL甲,允许分销课程a、b,返佣10%;某KOL乙,允许分销课程a、c,返佣20%。

这是很合理的业务场景,但是方案三无法支持。

请读者先自行思考5分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对业务进一步抽象,思考背后的本质。

其实推广级别中的普通推广员、高级推广员、超级推广员,都是不同的推广角色而已。本质上来讲,不同的推广角色,可以售卖不同的商品,而不同的推广员,拥有不同的推广角色。如果我们将模型调整如下,则上述业务需求全部都解决了。

通过小鹅通平台案例,聊聊B端产品配置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图8)

进一步抽象设计后的ER模型


我们将“推广员等级”替代为“推广角色”,并增加“推广商品”,将“返佣比例”属性统一挪到“推广商品”实体中(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商品设定不同的返佣比例,方案三的ER模型是不支持这样的)。“推广商品”基础数据来自于“商品”,但“推广商品”中定义了“返佣比例”属性。

这样设计,相当于抽象出了一层灵活的配置层,即“推广角色”和“推广商品”,两者组合,可以灵活支持不同业务诉求。如果某个KOL拥有特殊的推广商品集合以及返佣比例,只需要在“推广角色”中增加该KOL的特殊角色,以及允许推广的“推广商品”和对应的“返佣比例”即可。

此外,这套模型同样可以支持推广等级的业务场景,在“推广角色”中设置“普通用户”、“高级用户”、“超级用户”三个角色即可。而类似于 “累计绑定客户”、“客户累计消费”这样的参数,可以保留在“推广角色”中,作为推广员自动升级的触发规则(如果有该诉求)。

还记得我在方案三中提到的奇怪的“默认比例”的设计么,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方案四的ER模型中,设置默认的“推广角色”,这样就无需在商品配置页再搞一个自定义比例出来了,所有的“返佣比例”,都应该维护在“推广角色”上,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严谨性。

PS:其实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针对小鹅通的产品,还可以将“商品分组”的实体关联到“推广角色”,从而提高配置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如果你理解了方案四种的ER图,画交互线框图就是很容易的事了,本文不再赘述。

总结

我们通过小鹅通的小案例,演示了配置化设计的演进和思路。对于B端产品来讲,配置化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针对明确的业务场景,写死的配置

方案一、二、三都是这种类型,虽然系统可以做配置,但必须在已知业务场景下使用。

第二层:进一步抽象,脱离了业务属性的配置

方案四属于这种类型,是一种抽象程度较高的设计。高层次的抽象,只是一堆逻辑清晰的定义项,如何解读并应用这些定义项,由上层业务决定。

第三层:基于低代码平台定义实体实现功能扩展

如果未来需求还要变化,可能需要新增实体(就是类似于“推广角色”这样的东西),或对原有实体增加字段的方式,此时解决的办法,要么改代码,要么通过低代码平台配置实现(如果有)。完善的大型商业软件都支持通过低代码平台来扩展或修改自身系统中已有的实体。

这三层方案中,第一层成本最小,第三层成本最高。作为一名B端产品经理,要基于对研发资源、客户需求、产品规划进行综合评估,做出平衡的设计方案,挑战还是不小的。

小鹅通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平台,文中只是我个人猜测做的产品分析,也许对于返佣功能的设计,产品经理有着其他的思考,也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如分析或表述不当,也请小鹅通的同学们多担待,多指教。

作者:杨堃 数字颗粒咨询创始人,前VIPKID产品总监,《决胜B端》作者。


文章标签: #运营指导
请加微信咨询
售前咨询
17731433168
售后服务
1773143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