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互联网在线教育不会停止,但应回归教育本身
3月30日,在“育见未来——首届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上,中关村科技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主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互联网教育一旦在全球启动,就不可能停止,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校外培训管理机构之所以做教育教学不是企业为了给学生可以增加负担而是减少负担,不是我们通过自己不断贩卖焦虑或者超前教育让家长处于困境。他希望教育工作者不要太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以下是俞敏洪演讲内容,略有修改:
互联网技术教育发展不会停止,为更多人提供了教育工作机会
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想谈谈我对互联网教育未来发展的看法,我认为,一旦互联网教育开始在世界各地展开,互联网教育就不会停止,只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理由非常简单:先进科学技术跟产业的结合,如果需要我们把教育工作当作一个企业业务来看待问题的话,那么中国互联网跟教育教学结合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加在一起,包括人工智能与教育阶段性的探索,包括它的商业化路径的这样的探索,一旦开始是不可能停止经济发展研究方向的,全世界都在不断推动。
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来看,再加上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学习,中国有数亿人通过互联网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或技能,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而且是一个不间断的业务。
刚才我们中国民办学校教育行业协会会长刘林提到,尤其是从今年开始,尤其针对k12领域,为了提高学生减负,双减一定会进行分析各种各样的规范,但是通过规范的目的我相信自己一定是为了有序健康发展,而不是企业为了消灭这个专业领域。
互联网也给中国的教育平衡带来了很多好处。以新东方为例,新东方现在社会其实就是每天都在给几千万山区的小学生和高中生可以进行一个完全没有免费的课程学习辅导,包括对于我们和教育研究领域存在一些比较大的机构通过联合使用起来成立的情系远山教育投资基金,每年也在为十几万的高中生提供心理辅导,只要是加入到这里面的,基本上实现农村家庭孩子的高考入学率就能得到提升10~20%,也就是说每100个孩子最终会多出10个到20个孩子来上中国的高校,这对促进农村地区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有重要理论意义的。
同时,互联网教育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只要有学习心态,什么课程都可以找来学。原来要走到北大学生校园文化或者清华大学校园,甚至要跨洋过海走到牛津哈佛分析这样的校园生活才能真正学到的东西,现在可以一键之间就源源不断的来到了你的身边。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教育将改变中国和世界未来的教育格局,将给更多的人更多的教育机会。
当然中国互联网技术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指内容,还包括了指工具、平台、系统。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教育,那么疫情爆发后,中国2亿多中小学生只能停止学习。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教育,中小学生的休学才得以完成。当然尽管有一些社会负面因素影响,比如说一个孩子看屏幕太久了等,但总而言之它使教育工作得以发展延续,这就是很重要的成果。
网络教育不能取代基础教育,二者是互补关系
互联网技术教育绝对不可能代替地面进行教育,地面教育可以在其重要性,在一个人的完整成长上面,在个性的全面经济发展问题上面,在专注力和研究分析能力的深入学习提升上面,这是中国互联网安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不能替代的。当然,这不包括大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因为大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可以在网上讨论,愿意在大学阶段继续参与互联网学习的人,一定是自觉的学习者。
我认为需要我们可以不要期待互联网技术教育学生能够代替地面教育,地面教育的重要性一直是存在的。即使在某种意义上,这种重要性也是互联网教育无法替代的。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看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生活没有一个任何人会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教育,就不再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学生或者是到国外企业大学去学习了,也没有任何人说我的孩子自己可以在家里上人工进行智能的英语课、数学课、思维课就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孩子的成长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全面面对面接触中完成,不仅与家长,而且与老师,而且与学生,而且与异性接触,通过这种接触形成完整的封闭式教育循环。所以通过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承认中国互联网的优势,但是同时也要进行判断它的局限性。
网络教育应该回归教育,尽可能摆脱资本和利润的影响
这两年互联网技术教育学生由于社会资本的大量介入我们可以说是一个蓬勃发展,好的方面问题就是研究出来了一些非常好的产品、内容、体系、工具,这些企业都是功不可没的,也使很多三四五线甚至导致农村的孩子享受学习到了我国互联网进行教育所带来的一些红利,因为大家都知道资本介入以后有很多国家课程设计都是通过低价的,甚至免费的,或者说价格是适中的,使相对简单来说也是经济业务收入不那么高的家庭,也得到了优质师资的教育。
然而,我们都看到了网络教育的混乱。各种流量竞争,广告满天飞,无序扩张,导致教学质量急剧下降。这种混乱也导致了成本的急剧上升,相互竞争也带来了各种或多或少的问题。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问题分析可以说是部分影响或导致了今年国家要在这方面进行整顿的一个非常重要起因。我想说的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探索中,资本的介入确实过头了。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教育实际上某种意义上是要回归家庭教育的,因为我国教育以教育为核心,把教育的内容、产品管理体系、教学工作做好自己以后,再加上互联网,这样是一个学生正确的路径。利用互联网来增加教育,或者把资本来倒置教育,迟早在教育中行不通。
互联网大的教育管理公司发展实际生活上到今天为止获客成本也居高不下。据我统计,一个普通班的客户获取成本在4000元左右,但是每个学生每年的总成本是3000 ~ 4000元,而辍学率通常达到40~ 5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主义认为企业即使一个国家法律允许你这么做,从商业经济模型上来说也不一定能够走得通。
我一直认为教育要理性发展,我也一直承认所有的互联网教育探索一定是有意义的,但是它的成长路径值得重新思考。教育是一个我们大家可以共同目标努力,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教育的成果需要每个人的耐心,教育需要每个人真心实意、真心实意的服务,教育需要每个人尽可能摆脱资本和利润的影响,为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那么从这个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做教育的目的确实跟政府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拼命的做教育,不是一个为了给学生可以增加经济负担而是他们为了给学生通过减少负担。通过我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好的思维能力,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不是可以通过进行贩卖焦虑问题或者说是一个超前发展教育,让家长工作陷入到一种囚徒困境的竞争中间去,所以他们希望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教育人不要抱着那么着急的心态,循序渐进,慢慢来,做教育是我们需要一辈子的事情。